原标题:可怜!镇江某地一女子44岁时二婚,丈夫去世后继子女将她赶出家门!
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位在法院里工作的特别的人,他的岗位不在法庭,而是在信访接待室;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不是开庭办案,而是陪伴、沟通、开导形形带着不满情绪而来的当事人,他就是立案一庭党支部副书记、中院信访办主任刘振华。
帮助信访群众舒缓情绪,解释清楚法院判决内容,并向他们指明要处理问题下一步怎么走,好不容易送走了上午来访的四五波群众,刘振华并没有就此歇一歇,他还要到84岁的刘玉芬(化名)老人家里去看一看,这位老人正是刘振华顺利帮扶救助的困难信访人之一。
刘玉芬(化名)40年前再婚嫁人后,没有和丈夫再生育子女,但是两人感情很好,婚后还曾共同建造过一处房屋,可是老伴儿李大志(化名)在5年前去世,丈夫与前妻的四个子女继承了李大志(化名)全部的财产,刘玉芬(化名)几乎什么都没有落着,日常生活、居住都成了问题。
老人和继子女也因此闹上法庭,法院判决她和继子女共同拥有农村的房子,但因为难以分割,继子女将她赶出门,她只能寄住在一间没有任何设施的搭建小屋里。
问题得不到解决,刘玉芬(化名)便不间断向法院和政府部门信访,最多时一个月到中院的信访次数能达到十多次。
为了帮助刘玉芬(化名),刘振华曾多次找过老人的继子女,他们虽然生活条件都比较好,但对老人的态度却非常强硬,丝毫不顾念继母和父亲的感情,不考虑继母对父亲生前的照料,始终不愿意变卖房产、或者给老人提供一些帮助。
2019年12月,刘玉芬(化名)收到了法院的两万元救助金,另外还有两万元会陆续给付,这些钱主要用于老人租住房屋使用,经过多次面对面沟通,她也表示今后不会再因相关案件提起诉讼或者到相关部门信访,一起缠闹了三年之久的信访陈案就此终结。
类似的信访案件最终得到解决,这样的例子在刘振华的手中不胜枚举,也因此有的老人甚至拿他当亲儿子看。在信访一线年,刘振华接待的信访人甚至已经达到2万人次。
对于缠、闹访情况,刘振华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线,当场释明,进行思想教育,视情形果断处理,力争把缠访闹访的影响降到最低,仅去年一年,在他的推动下和协助下,镇江法院相继化解了数十起信访积案。
类似的信访案件最终得到解决,这样的例子在刘振华的手中不胜枚举,也因此有的老人甚至拿他当亲儿子看。在信访一线年,刘振华接待的信访人甚至已经达到2万人次。
对于缠、闹访情况,刘振华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线,当场释明,进行思想教育,视情形果断处理,力争把缠访闹访的影响降到最低,仅去年一年,在他的推动下和协助下,镇江法院相继化解了数十起信访积案。
有很多信访人从我接触的,从一个正常人就跑成一个偏执性的人,因为他长期带有情绪。长期对他对自己的这种情绪,对社会,对法院他都有情绪。那么到我们这来,我们就要跟她解释释明,让他这样开开心心地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