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中国古代的招亲方式,想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,比如古代曾风靡一时的比武招亲,这种比武招亲不同于别的招亲方式,简单来说,谁的拳头大,谁就可以娶到老婆,比武招亲在宋朝之前比较流行,但是到宋朝之后,比武招亲大多都是江湖人士之间娶妻,而渐渐地,比武变成了比文招亲。
何为比文招亲呢?说起来这个宋朝时期还有些关系,宋朝的开国皇帝是武夫出身,说不好听的,人家也是武将篡权得到的皇位,故此这个皇帝对于武将有着很大的排斥感,于是这位皇帝便开始下令重文轻武,导致宋朝时期武人的地位远远低于文人,故此很多人从小不再学武,而是选择学习文化知识,故此比武招亲也变成了比文招亲。
据说在明朝时期,有这么一个姑娘,家世显赫,父辈是当今一品大官,爷爷辈更是了不得,甚至还坐到了内阁大学士的位置,可以说女子这一辈子荣华富贵是不用愁了,再加上这个少女达到了结婚的年龄,很多皇室贵族都挤破门槛想要跟这个少女结成连理,一方面,少女的容貌可谓是遗世而独立,不仅肤白貌美,更是才艺双绝,另一方面都想要借助这个女子的背景做靠山。
但是这个少女对于那些皇室贵族压根看不上眼,为什么呢?虽说这些人的背景也都十分雄厚,但是同龄者皆是纨绔子弟,除了整天没事干逗逗鸟之外,根本没啥本事,充其量就是一个富二代官二代,少女自然看不上,于是便要求比文招亲,不看相貌家世,只看才华。
后来在京城最大的酒楼举办了比文招亲,京城许多著名的才子都拜倒在少女的文采之下,后来破天荒的,竟然有一个乞丐一路披荆斩棘,虽说是一名乞丐,但是长得却一表人才,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于是便说我再出一个对联,若是对出下联便嫁给你,并说出了上联,上联是“将军穿甲,车前站到马前”。
这个乞丐一听,挠了挠自己的头发便说出了下联“君子牵牛,生地耕成熟地”,少女听后羞红了脸,后来两人结成连理,这个乞丐也因为少女家族的帮助下考上了举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