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到了冬歇期,中超的球队都会成为国外体育媒体报道的焦点,而随着中超的快速发展,国外的媒体也加入了各类引援的报道中,一时间网上各种引援转会消息满天飞。作为一支拥有24年历史的老牌球队,国安自然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,从2016赛季结束,市面上有关国安引援的消息就不下二十条,甚至一天就好几天,球迷也分不假。
其实想想,与其说在那里猜来猜去,倒不如花时间了解一下历史数据,看看国安的引援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。门儿哥就把09年以后国安引进外援的情况做了个汇总,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:
12人来自欧洲联赛,除来自西甲卡努特这种极特殊情况外,其余没有来自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,4人来自葡超、2人来自土超、其余塞超、苏超、瑞超、希超、波超各1人,其中排名最高的联赛为葡超,世界俱乐部排名(IFFHS2016年公布)第8名,与比甲和俄超并为欧洲第二梯队的最佳联赛,其次是土超第17名,其余联赛20名以外;
12人来自亚洲联赛,依据图3(亚足联的综合评分规则),6人来自亚洲排名第7的中超,4人分别来自韩国K联赛(第1)、沙特联赛(第2)、日本J联赛(第5),2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联赛(第5);
其余4人来自美洲,2人来自巴甲联赛(第6),1人来自巴乙,1人来自洪都拉斯联赛(40名以外)
为了计算更准确,我们将“亚外”和“非亚外”分开来讨论,因此我们在总体基数上减去6名“亚外”,原有的总外援28人减去6,还剩下22人,以此作为“非亚外”的基数。
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,国安引进“非亚外”球员的大户是欧洲联赛和亚洲联赛,共18人,占比81.8%,其中,欧洲以2、3流联赛为主,而亚洲则是以主流联赛为重,特别是本土联赛中超有4人,这也符合国安所遵循的用熟不用生的政策。
2016年,国安引进外援方向还有个变化,一下引进了2名巴甲的球员,这也是09年后第一次引进巴甲球员,而且上一次引进南美球员都是5年前的事了,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势,国安的选“非亚外”的范围从亚欧延伸到了美洲的巴西联赛。
由此可见,自2009年(含)以后,国安的引援渠道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的联赛,欧洲以占比重较大的葡超为主,亚洲则是本土联赛中超,加之最近一年新扩展的巴甲和土超,一共四个联赛共为国安贡献了“非亚外”球员13个, 占总数59%,超过一半。
说完“非亚外”,再来单独看一下“亚外”,在2016年前国安在“亚外”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规律,从澳大利亚、乌兹别克再到韩国,之后再到2016年初正式签下的乌兹别克中后卫克里梅茨,年中再次租借乌兹别克的“救火”前锋谢尔盖耶夫顶替如坐针毡的克莱伯,一年中两次从乌兹别克引进球员,足以看出与乌超联赛塔什干棉农的渠道很通透,所以可暂把乌超作为主要引援(非亚外)渠道之一。
综上所述,2009年(含)以后,巴甲、土超、葡超、中超以及乌超等五个联赛共为国安贡献了16名外援,占到总数的57.14%,组成了属于国安引援渠道的“”五大联赛”。
此外,一名外援的所属和经纪公司(人)有直接的关系,一家俱乐部选择外援与常用经纪公司(人)的渠道也有直接关系,这三者的关系一向是常年保持的,而且从09年的大小格(兄弟)、再到奥古斯托和拉尔夫(同队)、最后到克里梅茨和谢尔盖耶夫(同队),尤其最近这两年,国安有成对引援的特点,这也能看出来国安的引援渠道比较有信用,和外面的球队建立的长期联系比较稳固,而不是打一杆子换一个地方。
不过由于今年中赫成为最大股东,而旗下的盛开体育在欧洲有丰富的人脉资源,这也使得国安引援方向有可能多元化的倾向,不排除有新区域的经纪公司(人)介入,在引进外援的范围和模式都有新的变化,一改往日传统思维。
目前看,球迷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安的外援人选上,有的更是心急如焚,但俗话讲: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引进外援的工作过程可以慢,但一定要做精做实,虚的少一些,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结果才是真!
加门儿哥微信ID:iBeimener,说球迷该说的话,做球迷该做的事。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告诉你想知道的!